- 推荐资讯
-
第二届亚洲森林文化国际会议顺利闭幕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 Fabio Pinheiro 教授访问海南大学
昌江木棉科技小院参加2025 年海南科技小院学生能力提升培训班
任明迅团队参加海南昌江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5年系列活动
- 研究团队
- 研究成果
-
-
中心概况
-
工作基地/研究中心前身为2017年7月正式成立的海南大学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同年11月受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资助,成为海南大学首家“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工作站。2020年6月,在整合海南大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引进的海智专家与骨干教师的基础上,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智计划海南(海南大学)工作基地。2023年12月,经海南省科技厅批准,启动建设海南省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首席海智专家李百炼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工作基地/研究中心负责人任明迅教授(海南大学生态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智计划海南(海南大学)工作基地和海南省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行“两位一体”的建设模式,聚焦海南岛、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地区以及环南海区域,集中开展海外智力引进、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等,参与建设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等,积极担当起海南大学在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中的作用,力争成为环南海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合作与交流中心。
目前设置三个研究方向:(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2)环南海区域生态安全;(3)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德国莱布尼兹热带海洋研究中心、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以及环南海地区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植物园、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菲律宾大学内湖省分校、越南Ton Duc Thang 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多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开展过实质合作。
目前积累了大量的野外调查、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数据,从环南海区域收集了战略植物资源(热带作物野生近缘种、药用植物、油料植物、观赏植物等)近3000份(含植物活体、腊叶标本、DNA、种子等)。